5月22日,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愛爾眼科研究所聯合發布《2022中、歐國際近視手術白皮書》。
繼去年發布《國人近視手術白皮書》后,今年5月22日,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愛爾眼科研究所再次升級發布《2022中、歐國際近視手術白皮書》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白皮書》)。
《白皮書》選取2018—2021年四年間,在中國境內愛爾眼科醫院和歐洲地區愛爾眼科旗下醫院接受近視手術的人群,通過對覆蓋中國、西班牙、德國、奧地利、意大利5個國家,年齡從18—84歲不等,共近百萬名患者、超183萬眼的近視手術有效數據進行分析,形成報告。這也是愛爾眼科發布的首份覆蓋中、歐的百萬級近視手術大數據。
“近視手術量四年翻一番”“40歲以上人群手術占比中、歐差6倍”……《白皮書》通過對不同地區的不同年齡段、近視手術人群的手術方式、術后效果等多維度,深度剖析了中、歐近視手術現狀,以更好地讓全球近視人群通過先進技術擁有優質視覺。
中、歐近視手術量四年翻一番
歐洲“30+”人群接受度更高,國內“40+”人群手術僅占比3.5%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副總裁馮珺在會上致辭。
目前,全球近視人數約25億,中國近視人群人數多達6億。據預測,到2050年,全球近視人群將達49.49億人,患病率為52%①。
數據顯示,亞洲近視發生率高于歐美,而中國近視發生率居亞洲首位,達48.5%。然而,國人對近視手術的認知遠低于歐美國家——2021年,中國每1000人中只有0.7人接受近視手術,而美國有2.6人,歐洲有1.3人,韓國則達到了3.8人②。
王錚教授權威解讀《2022中、歐國際近視手術白皮書》。
不過,作為摘鏡矯正手段之一,過去四年來,愛爾眼科中、歐近視手術量已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2021年近視手術量同比2018年增長將近翻一番,通過手術摘鏡已成為全球現象級熱潮。
2021年,愛爾眼科中、歐近視手術量同比2018年增長96.1%,將近翻一番。
新冠疫情暴發后,隨著全球各地均出現居家辦公常態化趨勢,“上班族”面對電腦、手機屏幕的時長顯著增加,導致用眼過度、疲勞,視覺質量下降。加之居民的健康保護意識進一步提高,以及戴口罩導致眼鏡起霧帶來的諸多不便,疫情下,愛爾眼科中、歐近視手術量依然呈明顯增長態勢。2021年,其近視手術量相比2020年增長了22.5%。
從年齡層面來看,愛爾中國的近視手術人群趨于年輕化,平均年齡為25.5歲,以20-24歲的“學生黨”占比最高,超4成,近視手術量高峰期集中在每年夏季;愛爾歐洲的近視手術人群趨于職場化,平均年齡為33.3歲,以25-29歲的“上班族”占比最高,達26%,近視手術量高峰期集中在每年春秋兩季。
“這些數據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歐的臨床現狀。在中國,由于征兵入伍、公安招警、空軍招飛等職業類需求,近視手術成為父母贈予子女的優質暑期‘成人禮’;在歐洲,春秋兩季假期多,具備自行支付能力的職場人通常利用這段時間,將近視手術作為摘鏡的不二選擇。”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屈光分委會副主委,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屈光手術學組組長,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廣東省區總院長王錚教授解釋。
中國“40+”人群手術僅占比3.5%,與歐洲相差超6倍。
需注意的是,我國“近視手術只是年輕人‘專利’”的慣性思維依然存在。《白皮書》顯示,盡管集中在國內一線城市的40歲以上近視手術人群占比遠高于其他城市,但過去四年來,該群體在近視手術人群構成中僅占3.5%,與歐洲相差超6倍。
“目前,國內民眾還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其實,近視手術不僅是家長送給孩子的‘成人禮’,也應成為送給自己的‘生活品質提升禮’。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努力消除這部分人群的認知誤區,去年已初見成效,40歲以上人群手術量有所提升。但與國外相比差距較大,所以,我們也將繼續努力,不斷提升國人對近視手術的認知和接受度。”王錚教授表示。
近視手術呈多元化發展
ICL適用度數范圍廣,SMILE成中低度近視人群首選
《白皮書》顯示:中國男性選擇手術摘鏡人數占比總體多于女性,歐洲的男女占比則較為平均;在星座劃分中,中國敢于嘗試近視手術的星座前三名仍與去年一致,分別為天秤座、天蝎座和處女座。
數據表明,中、歐近視手術方式呈多元化發展,民眾對于新技術接受度不斷提升。
全飛秒激光手術(SMILE)、晶體植入術(ICL)越來越受到中國近視人群的青睞。
在手術方式選擇上,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仍占多數,特別是地形圖引導的個性化手術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全飛秒激光手術(SMILE)、晶體植入術(ICL)等近視手術新技術越來越受到中國近視人群的青睞。相比2018-2020年,2021年全飛秒激光手術(SMILE)成為中低度(100-600度)人群術式首選;在高度(600-1000度)、超高度(高于1000度)近視人群中,晶體植入術(ICL)成術式主流。
2021年,晶體植入術(ICL)在我國中低度近視人群占比較2018年增長近2倍
過去四年,晶體植入術(ICL)在我國呈一二線城市占比高,三四線城市增長快的發展趨勢。
同樣是在2021年,晶體植入術(ICL)在我國中低度近視人群占比較2018年增長近2倍,四年間,其手術量穩步增長。其中,在一二線城市占比較高,為27.05%;三四線城市則增長較快,復合增長率達57.69%。
“常見的近視手術分為角膜激光術和晶體植入術兩大類。像SMILE全飛秒激光手術,通過切削角膜來改變角膜的屈光力,以矯正屈光不正問題,主要針對角膜條件好、近視度數相對較低的人群;ICL人工晶體植入術則通過微創切口在人體眼球內植入一種柔軟、安全的人工晶體,通過這種特殊的隱形眼鏡,達到視力矯正的效果,其矯正范圍更廣,可矯正50—1800度以內的近視、600度以內的散光。”王錚教授強調,每一類近視手術的適用范圍和術后優勢都各有區別。“沒有最好的術式,只有最適合的手術方式。”
發布會首次采用跨屏國際對話的方式,由Julio Ortega-Usobiaga博士在線上分享《2022國際近視手術白皮書:歐洲發展報告》
“這份報告為精準的近視手術大數據分析提供了基礎,并為跟蹤和優化手術質量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數據保障。”談及《白皮書》的意義,CLINICA BAVIERA集團國際醫療業務總監、西班牙畢爾巴鄂CLINICA BAVIERA診所醫療總監、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屈光手術學組顧問Julio Ortega-Usobiaga博士如是表示。
個性化手術受追捧,術后半年裸眼遠視力均值超1.1
“全球復查小程序”首發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與消費升級,許多近視人群不僅追求看得清,更要看得好。
《白皮書》顯示,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個性化近視手術(地形圖引導、波前引導、Q值調整)。僅在2021年,個性化近視手術占比58%,且術后視力超1.0,屈光度穩定。
個性化手術受追捧,且術后視力超1.0。
術后視力是衡量手術效果的一項重要指標。
據《白皮書》數據表明,在中國,ICL晶體植入術、LASIK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SMILE全飛秒激光手術的術后6個月裸眼遠視力均值,分別為1.11、1.14和1.16。此外,各術式近視人群術后屈光度日趨穩定。
各術式術后半年裸眼遠視力均值超1.1。
復查作為近視手術的安全保障,尤為重要。《白皮書》顯示,在中國,愛爾眼科異地復查服務占比達9.5%。隨著“學生黨”赴外地求學,術后異地復查服務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方便患者術后異地復查,愛爾眼科升級發布“全球復查小程序”。
“愛爾屈光全球復查小程序”正式發布,一鍵預約,輕松復查。
“簡單來說,只要在愛爾眼科醫院接受過近視手術的患者,數據都將準確同步,覆蓋亞歐美三大洲;無論近視人群在哪里接受手術,只要在有愛爾的地方就能一鍵預約、輕松復查;小程序會根據近視人群所在位置為其推薦最近復查醫院,并在復查前夕溫馨提醒,人性化保障術后安全。”王錚教授解釋。
近視手術術后近20年,“眼力”能否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對此,在《白皮書》發布會現場,特殊嘉賓呂先生給出了答案。
“20年前,我為了考入國防科技大學,挑燈夜戰,近視度數也一路上躥。由于學校對視力有要求,所以,在得知激光手術可以矯正視力后,我在2004年選擇愛爾眼科接受手術。”
呂先生坦言,做完近視手術后,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方便。目前,雙眼視力分別為1.0、0.9。“相比18年前的術后視力,有輕微下降,但也跟我自己日常用眼有關,總體來說,我對術后效果非常滿意。”
蔡司為愛爾眼科授牌——“全飛秒裝機量最多、全飛秒手術量最大、全平臺術式裝機量最多醫療機構”。
愛爾康為愛爾眼科授牌——“精雕C+裝機量最多、精雕C+手術量最大醫療機構”。
STAAR集團為愛爾眼科授牌——“全球ICL手術量第一醫療機構”。
“隨著科技創新與臨床應用的結合越加緊密,近視手術將進一步向‘個性化、定制化’發展,以滿足廣大近視人群對更高視覺質量的追求;基于《白皮書》的研究,未來我們會繼續利用愛爾眼科全球化布局與數字化平臺的協同,開展覆蓋范圍更廣、更多人群的近視手術多中心課題研究,助力實現‘共享全球眼科智慧’,促進行業學術發展。”王錚教授如是說。
今年,是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成立20周年,也是愛爾眼科深耕屈光手術領域的第20年。20年來,愛爾眼科不斷追求國際領先技術。從2005年引入中國第一臺飛秒激光到推動全飛秒技術覆蓋全國;從引領ICL手術在高度近視矯正的發展,再到推出“飛秒ICL手術”;從打造“精雕近視手術”到推出“睛新”老花矯正手術,愛爾眼科正在引領屈光手術行業邁向“高清視覺 全程定制”的個性化手術時代。
如今,愛爾眼科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眼科連鎖醫院集團,已積累了350萬屈光不正患者的信賴。未來,愛爾眼科將繼續引領屈光手術行業邁向“高清視覺 全程定制”的個性化手術時代。
(圖片來源:均為企業供圖。)
校對盧茜

-
刷新世界紀錄!第二次青藏科考浮空艇達9032米高空5月15日4時40分,我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的極目一號III型浮空艇平臺超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
助力文旅市場元氣復蘇 山西運城發放200萬文旅消費券近日,山西省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宣布,5月15日至8月8日,分三輪集中發放200萬元文旅消費券,激發文旅消費潛力、增強文旅市場...
-
濟南文旅局:即日起至年底全市將開展文旅市場安全生產大檢查據山東省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消息,即日起至12月31日,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行動。本次行動分為全面動員部署...
-
開啟文旅元宇宙 “中國旅游日”數字藏品5月19日上線今年5月19日中國旅游日當天,中國旅游報社將聯合中國電信上線首款中國旅游日主題數字藏品。首款數字藏品——旅游開篇 遇見美...
-
廣西文旅廳:促進廣西智慧游 加快“一鍵游廣西”項目建設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召開一鍵游廣西項目建設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旨在總結一鍵游廣西項目建設情況、研究部署...
-
刷新世界紀錄!第二次青藏科考浮空艇達9032米高空
2022-05-16 08:53:11
-
助力文旅市場元氣復蘇 山西運城發放200萬文旅消費券
2022-05-16 08:41:08
-
濟南文旅局:即日起至年底全市將開展文旅市場安全生產大檢查
2022-05-16 08:38:33
-
開啟文旅元宇宙 “中國旅游日”數字藏品5月19日上線
2022-05-16 08:37:07
-
廣西文旅廳:促進廣西智慧游 加快“一鍵游廣西”項目建設
2022-05-16 08: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