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廣州隊,日前再次成為焦點,恒大集團實行最狠降薪后,一線隊球員的年薪底薪只有6萬元,甚至不及廣州平均水平。即使以最高薪水計算,恒大一隊一半球員的薪水,不足15萬,甚至不如當地快遞員工。
從當年金元中超的創始人,到如今成為“反金元沖超”的急先鋒,恒大這一波兇猛操作后,誰成為了最大受害者?
恒大降薪后,年薪6萬在廣州什么生活水平?
從網傳的一份恒大文件顯示,新賽季廣州隊將實行暴跌式的降薪。一線隊球員的年薪底薪只有6萬元,30人的一線隊中,只有3人有資格有可能拿到60萬的稅前薪水,15人每年最多只有14.4萬元。更慘的是預備隊,有多達10人每年最多只能拿到6萬元,相當于月薪5千元。
以官方數據來看,2018年時,廣州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達到了8218元,而當年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年薪是61241元。
到了2021年春季時,廣州的平均月薪達到9623元,排名全國第五。當年的廣州居民可支配收入中,達到68907元,位列全國第四。這意味著如果廣州隊球員每年只能拿到底薪,甚至達不到廣州的平均標準。
(圖)2021年,16個人均收入超6萬元的城市
2022年一份樣本為222478的調查顯示,廣州平均薪資4811元。因為樣本數量有限,這份調查其實并不能廣州收入的全貌。
另一份數據顯示,2021年時廣州白云區、黃埔區、番禺區、南沙區的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每人每月分別為1806元、2413元、2512元、2121元;其余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為每人每月1792元。
以廣州隊一線球員底薪6萬元的標準來看,說他們在貧困生活線上生存,其實并不為過。
廣州隊半數球員收入不如快遞員
從一家招聘網站廣州地區的職位來看,一名外貿業務員,每月的最高薪水也有1萬元,加上13薪,最高年薪在13萬元足左右。這樣的公司不但有免費的午飯和晚飯,還有不菲的提成。
廣州番禺的一家快遞公司的招聘條件是,初中以下學歷,無經驗要求,最低薪水6千元,最高可達到1.2萬元,最高年薪在12萬元左右,最低年薪也有7.2萬元。
這兩項工作的年薪基本與廣州隊一線替補的最高收入劃上等號。而如果一旦球隊戰績欠佳,球員狀態不好,出場時間不夠,廣州一線隊的主力替補,年收入肯定不如一名快遞員。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收入,還沒有算上平日里基本的生活開支。一切都按照較低標準來看,一名外地人在廣州的租房、吃飯等衣食住行,月開銷也要在5000元-6000元左右。這意味著廣州隊近一半球員的年收入低于10萬元,在6萬至8萬左右。
對比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多數公務員的年薪超過20萬的水平,已經遠超如今廣州隊多數球員的薪資。此外,在以7年前的2016年,河南鄭州富士康基本操作工的年薪,也超過7萬元。
職業本無高低貴賤,這里沒有絲毫貶低快遞員的意思。但以一名職業球員從小練球,家庭、社會、俱樂部以及個人的投入,無論是財力、精力還是時間上,以及所承受的精神壓力,傷病痛苦等,和快遞員都完全沒有可比性。
對任何一個家庭和球員來講,從最實際的收入角度來看,如果當初下定決心走足球道路之前,直到收入是如此的不堪。誰又會不顧一切的奔赴足球場呢?
年薪2500萬降到60萬:從極端到另一個極端
2010年收購廣州醫藥后,廣州恒大是最早在中國足壇掀起金元風暴的球隊。2011年升入中超后,球隊實行史無前例的513政策,即贏球獎500萬,平球獎100萬,輸球罰300萬的政策。2012年亞冠是更為瘋狂的取勝600萬,打平300萬,輸球不扣錢,晉級一輪還有600萬的獎勵。
2013賽季時,恒大勇奪聯賽和亞冠雙冠王,并參加了世俱杯的比賽,球隊僅總獎金就發放了2.5億人民幣。主力球員的年度獎金均超過1000萬人民幣,按多家媒體披露,一場取勝的亞冠后,主力球員的賬戶立刻就能收到接近100萬人民幣的獎金。
恒大輝煌時期,主力球員年收入達到2000萬是家常便飯;到了2017年,球員轉會費和薪資水漲船高之時,恒大主力球員僅稅后年薪就超1500萬,核心球員超過2000萬,加上獎金可達2500萬人民幣。
如今按恒大最新標準,以一線隊每人都能拿到規定的頂薪計算,總支出達828萬,平均每人薪水27.6萬元。就是說,以前一場亞冠的獎金,如今就夠廣州隊一線隊一年的支出。
此外,恒大一線隊(30人)、預備隊(20人)、梯隊(25人)、女足(25人),總計100人的最高年薪不過1500萬。相當于此前一年10億薪資支出的1.5%。
再來比較下,如今廣州隊優秀主力60萬元稅前的年薪,稅后大概在48萬左右,這意味著他們要連續踢52年,才能賺到2017年時一年的薪水。
對于每年在球隊只能拿到6萬年薪的球員,現實就更為殘酷,他們要連續踢球416年,才能達到2017年主力一年的收入。
強烈對比下,球員收入差距一目了然。此前的年薪2500萬固然過高,但如今寒酸的薪水,算是跌破了球員所能承受的底線。
金元刺激:造福一代人后,多少代人被毀?
“用錢狠砸你”的刺激方式,讓恒大足球成為中國足球的金字招牌。近十年的金元中超,不僅是恒大球員,中超各隊的外援、主力、替補、U23球員都享受到了金錢大餐的巨大福利。
汪嵩本人就親自承認,2017賽季自己34歲時,從廣州富力轉會江蘇蘇寧,轉會費還能達到4000萬人民幣,年薪則從350萬漲到800萬元。
也就是在當年,足協實行U23政策,讓不少年輕人從海外回流,韋世豪曾表示,中超的待遇真的太好了。此外,包括張修維、高準翼、晏紫豪、劉奕鳴、唐詩、楊立瑜等人都快速回國打上聯賽,他們的薪資也都超過或接近1000萬元人民幣。
有受益者就有受波及者,那些曾借著U23紅利上場的球員,很多人如今無球可踢。比如曾在河北華夏幸福和天津泰達效力的車世偉,超過23歲后就失業了,近一年半的時間都是自由身,有消息稱其已經退役。
曾創造中超最短上場紀錄的文俊杰(2019年效力權健時首發15秒被換下),上賽季轉投中甲梅州客家也只有6次出場,其中5次是替補。
再從時間線來看,從2011年開始,金元中超起航,恒大隨后成立足球學校。在這個時間段,不少7至10歲孩子的父母,是看到盛世中超的到來,以及越來越好的足球環境,才下定決心讓孩子走上足球之路。
可是8年到10年后,當這些孩子成長到18歲左右,如今的中超是什么樣子呢?有恒大一線隊6萬元的底薪政策,有上賽季14支球隊存在欠薪新聞,有河北隊連基地幾萬元水電費也無法繳納的窘境。
如此現實,讓當初那些追逐足球夢想的孩子,如今是否還有信心繼續下去?不要說成為巨星,成為國腳,作為一名職業球員,是否還有養家糊口的能力?同樣目前還在努力訓練的足球少年們,他們的家長在看到如此中超后,是否還會堅持讓孩子走上足球路?
從當年金元中超的首個試水者和始作俑者,到如今瘋狂降薪,成為“反金元中超”的領頭軍。廣州恒大讓球迷體會了三年兩奪亞冠的瘋狂和快感之際,也在過把癮后留下的爛攤子,則要大家收拾,要所有中國足球人共同承擔和買單。
很多人仍在說,恒大3年兩個亞冠創造歷史,有過輝煌,對于球迷來說足夠了。可對于很多未趕上這波紅利,甚至在剛成為職業球員,就步入中超黑洞的職業球員來說,他們說不出感謝,更無法感激恒大。
從這個角度看,恒大和中超的金元足球,并未促進中國足球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
降薪能讓年輕人挑起大梁?不崩盤就謝天謝地
在與外援和5名歸化球員解約后,包括蔣光太、張琳芃在內的多位主力都很難留隊,最新傳言是包括劉殿座、鄧涵文等人都已找好新東家。這意味著,新賽季的廣州隊將大面積啟用年輕球員。
廣州隊在降薪通知中也提及:要把恒大足球學校打造成中國足球明星的搖籃,廣州隊要做好搖籃平臺。
這句話卻莫名的讓很多球迷和中國足球人開心起來。認為這次降薪可以讓球隊被迫啟用年輕人,年輕人可以得到鍛煉機會,對中國足球非常有利。
這種拔苗助長的鍛煉措施,是否有利于球員成長,可以參考一下上賽季的亞冠聯賽,派年輕人出戰的廣州隊、北京國安,總戰績1平11負創造恥辱紀錄,上海海港資格賽中更是被菲律賓的卡雅淘汰。這種連戰連敗的比賽后,很多球員都表示,心態都崩了。
世界上很多大牌教練,包括瓜迪奧拉、穆里尼奧和克洛普等人都曾闡述年輕人的使用問題:當無法達到水平和要求時,倉促讓他們打上頂級比賽,只會放大他的缺點,甚至摧毀他的信心。
規律的球隊,健康的成長,球隊中以老帶新是不可或缺的。即使當年曼聯不可復制的92班,弗格森也不敢讓這些球員一下子成為主力。
上賽季廣州隊的譚凱元、凌杰等年輕人盡管偶有閃光,但還不能挑起大梁。新賽季若以足校孩子們出戰中超,一旦連戰連敗,陷入保級區的廣州隊不但無法指望年輕人力挽狂瀾,還只會成為其他球隊拿分的羔羊。
客觀來說,廣州隊的降薪和趕鴨子上架,只是在金元足球破滅及企業陷入困境中,一種無奈的做法,根本不能讓還在黑暗隧道中的中國足球看到星星之火和希望。
走出黑暗隧道:先要找對方向
1994年職業化開始后,中國球員的待遇大幅提升。在大連萬達時期,球隊的單場贏球獎首次達到百萬元級別,火爆的甲A聯賽,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孩子走上足球之路。
2004年甲A改為中超后,聯賽本質沒有改變,各隊欠薪事件層出不窮。2007年無法分紅的足協甚至只收到了贊助商的啤酒。糟糕的聯賽環境,讓假賭黑叢生。直到2009年中國足壇掀起反賭掃黑風暴,聯賽才重新起航。
2011年恒大的升超,讓中國足壇進入金元時代,各大企業爭搶著進入聯賽,瘋狂燒錢,球員待遇飛速上升。很多人認為,成功的商業聯賽,會讓中國足球走出寒冬。
可惜事與愿違,短暫的心花怒放,總會歸于死水微瀾。有時飛得越高,摔下來的疼痛就越讓人刻骨銘心。足球這件事,有時很科學,違背規律發展,就會受到懲罰,四處尋找捷徑,就要回到起點重新開始。
很多人將恒大的瘋狂降薪,看做一次懲罰,殘酷的是,受到傷害最深的,并不是當年賺得盆滿缽滿的球員,而是當年那些受到影響后,熱血投入到足球的少年,以及對中國足球仍心懷美好期望的球迷。
從當年本土球員的薪水暴漲,到現今暴跌跌破底線。中超聯賽猶如一支被爆炒的垃圾股,如今連續跌停板后,想讓他回歸價值本身,除了尊重規律和等待重新再來的機會,再沒他法。

-
天天觀熱點:上交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資產證券化市場上交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今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證券化市場,提升資產盤活規模及效率,降低...
-
天天快看點丨碳酸鋰跌破30萬供給端挺價情緒已現 不排除近期企穩回升的可能目前市面上有貿易商正在以更低的價格進行拋售。有鋰礦上市公司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碳酸鋰價格下行,產業鏈面臨較大壓力。有分...
-
環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門: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活動非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成立后,舉辦者、負責人、實際控制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抽逃出資,不得通過拆借資金、無償使用等方式占用、...
-
新能源車價格戰正酣 降價潮向產業鏈蔓延年初特斯拉降價將一眾造車新勢力卷入價格戰,3月份東風系的降價補貼再次席卷汽車行業,燃油車企紛紛入局,新能源汽車品牌也無...
-
世界熱點!多家銀行被機構密集調研?開年以來,累計已有15家銀行獲得機構調研,其中長三角區域上市銀行仍然備受資本青睞。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發稿,蘇州銀行...
-
天天觀熱點:上交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資產證券化市場
2023-03-24 13:37:48
-
天天快看點丨碳酸鋰跌破30萬供給端挺價情緒已現 不排除近期企穩回升的可能
2023-03-24 10:27:57
-
環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門: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活動
2023-03-24 09:39:02
-
新能源車價格戰正酣 降價潮向產業鏈蔓延
2023-03-24 08:26:02
-
世界熱點!多家銀行被機構密集調研
2023-03-24 08: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