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足球改革就像上考場解一道大題,根據平時學習的積累,找到解題思路,提筆開始作答。但解題思路不代表正確答案,再好的解題思路也無法保證解題過程一帆風順,而且這道題確實太難了。題目主體如果說是男足,女足本身就是干擾項,且題目涉及面太廣,以我淺見題目除體育頂層設計外還涉及青少年的教育、基礎設施配套、配套后的利用及從業人員從量變到質轉變轉變后,足夠的就業機會及合理的收入問題等等......好在這道題的解題時間沒有太多限制,這給了答題人更多的試錯機會。不過糟糕的是,答題人雖沒有交卷,判卷人卻對思路和解題過程不斷判處對錯,答題人要無奈的不斷調整解題思路,這也使解題過程愈發的曲折。
我是誰?我算半個答題人,被沒收了筆的答題人。17年風風火火的入圈,做青訓,做場地,做賽事,做職業,見證了足改之初最風風火火的時候,就像是解題之初的答題如流,大量的資金,大量的球場建設,大量的賽事;而如今由于長期的欠薪和硬件配套始終未完善導致的無法運營,我也無奈的不斷嘗試在新的領域找新的工作。農歷虎年春節假期,中國男女足一敗一勝就像卷紙上一對一錯的判罰,全國人民對中國男足的聲討就像逼著足球改革這道題目的答題人交卷一樣,錯已經是中國男足的結果和答案。但面對這一個又一個錯號,作為半個答題人,我確實不甘心的想分析分析錯誤的原因。
首先還是想說足球改革是一道難題,無論答題人還是判卷人都不能因為沒有時間限至而過于草率,進而不能獨立思考,更要明白一時對錯不代表最終結果。
首先從比賽出發,在實力相近的前提下,什么因素決定了勝敗。首先就是對勝利的渴望和勝利的意義,從勝利的意義來說,中國男足的勝利與否對出線毫無意義,贏一個贏兩個也換不來一個對號,當然再多真的實力也不允許了。從對勝利的渴望來說,越南在同一系列賽中7連敗后一定比中國隊更渴望勝利,除此之外男主剛剛經歷了換帥,臨陣換帥本就是兵家大忌,又有對內規劃球員與本土球員長久的磨合問題,反而增添了對手的信心,一個心灰意冷,一個勢在必得,加之實力差距并不大,失敗并非意料之外,主觀上如李霄鵬指導所說,“我們的比賽設計出了問題”,這包含了很多內容:既有技戰術層面也有心理層面,只知道對手弱,卻忽略了自身并不強。反觀中國女足在面對實力相近甚至略勝一籌的對手時,敬畏對手,用行動證明對勝利的渴望再加之女足選帥的好事多磨、眾望所歸,女足優秀的歷史傳承,多年本土教練對自身隊伍的深入了解,還有淘汰賽本身就更容易激發出隊員的能量和斗志,據此女足亞洲杯勝日本勝韓國也并非意料之外。男足不能說他們不敬畏對手,他們是害怕失敗,他們的能力也實在不足以證明他們對勝利的渴望,而主教練的頻繁更迭使球員更加不自信更加迷失,所以這60年首敗的背后并沒有太大的冷門。
更殘酷的是,足球本身最精彩的速度力量和對抗使項目焦點更多的落在了男性身上,但這一代的中國男足隊員真的那么一無是處嗎?對于成熟的體育機制,代表國家出戰雖沒有太多收入,但卻醞釀巨大商業價值,而中國男足隊員基本是出戰一次掉價一次,但即使背負罵名他們還是做到了“召之能來,來之能戰,”只可惜“戰之不勝”,而且這樣的情況應該從他們十七八歲就開始了,這其實也一定程度說明了,培養一支球隊本身就比培養一支能打勝仗的軍隊更為復雜。
中國足球改革若以2015年為始記,在這之前的十幾年的時間里,以我所在的城市為例,我上的每一階段的學校沒有足球隊,沒有足球教練組織訓練,校內校外沒有足球比賽,后來入圈我還聽說我所在城市體校的足球教練在這段時間里是給學校看大門的。所以可想而知這一代中國男足隊員成長在怎樣的環境,足球這項運動是你無法通過關上門自己苦心修煉就能達到國際頂尖的,我堅信國家隊隊員已經是這十幾年里最刻苦的,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十幾年的時間已經讓這一屆國足的水平和世界先進拉開太大距離,與我們的鄰國日韓也早已望其項背了,一是負重前行的中國男足又迎來了改革的大刀。中國的足球改革對職業足球改革下刀最深的就是市場化的改革,男足也因此走上了金元足球的道路,起初買買買的幾年甚至給人一種錢是花不完的,恒大在幾乎買下了小國家隊的情況下勇奪亞冠,讓人一度相信拔苗助長也是能結果的,而在幾年后就上演了江蘇蘇寧頂級聯賽奪冠后解散的鬧劇,國家隊層面也從本土教練李鐵高調宣布就任主教練一定程度標志著金元足球時代的結束,金元足球這個藥方對足球改革來說就是見效快副作用大,對球員來說高收入使他們很難走向歐洲賽場,因為對方開不出國內的價碼,不用關注自身的短板因為可以用金錢來補強,后來連國家隊都用上了相同的提高策略,當然也不必關注青訓,因為明年奪冠的目標對青訓來說實在是幫不上忙。所以這一代中國男足本有機會借助改革春風去流洋去在頂級聯賽學習鍛煉卻又因改革的大刀原地踏步。但中國女足其實并沒有挨這一刀,女足都由于天生關注度不高的原因很難走向市場化,目前職業女足隊員大部分仍屬于省級體育部門在編人員,金元足球的時代切切實實讓他們提高了待遇,但并不影響他們前往歐洲,他們也不必有急功近利的目標,能長久的待在職業聯賽比冠軍更有意義,而且女足的職業生涯遠比男足要短,而亞洲杯的冠軍的結果也說明了女足的職業體系、青訓體系始終是健在的。所謂大破大立,男足算是真正經歷了大破,急功近利的市場化,幾乎完全侵占了本土不富裕的老牌職業球隊的生存空間,進一步瓦解了職業足球的青訓。但這就是市場化改革所有人都要接受的,這就是市場過熱的合理存在。但這僅僅是足球改革的一小塊陣地,更多的答題人更多的答題思路下面有很多我們關于這道題看不到的對號。就比如恒大足校,雖然很少見從恒大足校出來的孩子進入了恒大的一線隊,但是在全國各省、各市、各學校、各俱樂部的球隊都有恒大的球員代表他們參加各個級別的賽事。他確實讓更多有條件的青少年接受了極專業的足球訓練,足改這道題雖然難解,但確實不曾退后,青訓這股暗潮一直洶涌,只是還未曾激起浪花。以我所在的內蒙古為例,自足改以來,硬件配套設施如火如荼,區內各盟市縣學校都有了自己的足球隊,開展了大量的教練員培訓,使青訓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由政府購買服務開展了大量賽事,辦賽水平直線上升,參與人數直線上升,2020年和2021年我被選派為內蒙古某系列賽事比賽監督,就單個比賽的正規化程度,已基本與2018年我參加中國足協女甲聯賽相近,與我2017年初次參加青少年比賽,只能用今非昔比來形容。在工作幾年中,我已見證了至少兩屆有7年以上球齡的青少年,通過他們所熱愛的運動走進了理想的象牙塔并繼續深造,青少年球齡還在不斷增長,賽事體量也還在不斷擴大,這對足球文化的培養足球人口的提升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比較遺憾的是并沒有運動員在校園青訓的體系中走到職業賽場,這一是因為通道不完善,二是校園青訓走出來的孩子能力還是達不到職業的要求;但針對職業的青訓及精英培訓與校園青訓的結合也有很多人在積極作答,就像當年的徐根寶指導為當今國足隊打造的半壁江山,如今足改后像徐指導一樣的足球人相比當年孤獨的徐指導已經是熱鬧了不少,所以我相信足改青訓這道小題一定會有一個不錯的答案,只是時機尚未到,即使是當下的國足,我也相信他們在離開職業賽場后,會把自己的高收入回報給他們熱愛的這份事業,還有現在象牙塔里的那些年輕人,走向社會時,也會為這份事業給予新的力量。但現在還是要靠著我們這批國家隊員扛起罵名,把承上啟下的工作做好,給青訓爭取更多少于被關注的時間,讓更多的答題人趟出更寬廣的路,這些年輕人只需在他們16歲左右在國際賽場贏一次中國男足就可能贏10年。
這道題接下來我雖無法作答,但還是想說說解題思路,頂級聯賽和國家隊像一面鏡子,它可以欠薪,這份事業的方方面面就都可以欠薪,金元足球的潮水可以一退了之足球事業的投入也可以一停了之,很多非專業的地方管理者作為足球改革的答題人,卻從不獨立思考,只負責抄答案,職業足球是市場過熱要降溫,而基層足球發展和青訓只是按部就班的執行改革工作,因為職業足球過熱降溫的表象,而斷了基層發展的源,才是脫離實際改革工作的大倒退,當下足球改革基層工作的難點就在于如何保障青訓科學穩定的源?大量的配套設施建設如何做好收尾工作,如何充分利用?改革幾年培養的專業人才怎樣保護好這樣的果實,使其源源不斷為這份事業作出貢獻?因地制宜的處理好上面的困難才是足球改革這道題目接下來錯與對的關鍵,是這項事業能否繼續向前的關鍵,否則前面有多少投入后面就會有多少浪費,中國隊這60年的首敗也一定不會是最后一次,臉都不要的絕不僅僅是站在球場上的那11個人。
我在從事這份工作之初就受到了德國足改的洗禮,我認為德國在對待足球這項事業的理念就是解題思路——“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這樣的理念可以應用到這項事業的方方面面,只做簡單的事情,只重復,絕不搞花樣;職業足球只做揚長避短,求生存的事,青訓只做揚長補短,求發展的事。中國足球的改革已不宜再大刀闊斧了,一定要讓子彈飛一會兒。
最后說說判卷人,判卷人有時像焦急等在考場外的家長,他們的初心也是盼望孩子能考好,但如果真的熱愛,請一定把它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對一個科科不及格的孩子你每天跟他講別人考清華北大這不是鼓勵,你首先就要接受他可能的錯誤和失敗,因為是親生的,所以不應該動殺掉他的年頭,你要了解他哪一門考1分哪一門考59分,然后幫助他提高,最后一定要給他時間。從不及格到及格遠比59分到60分看起來的困難程度要高,家長無論怎么著急也是無法替孩子上考場的。
一個被沒收筆的人寫了這么多著實慚愧,也是在大年夜被中國男足負于越南的結果由衷的感慨和恐懼,也是為中國女足亞洲杯奪冠熱情的訴說。這項事業背后是太多人為之辛勤的付出,他們甚至也同樣因為從事這份職業而受到了各方的質疑,但是再堅持堅持可能就會有果實,即使沒有也有樹下那一片陰涼,別著急砍掉他再等等。

-
天天觀熱點:上交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資產證券化市場上交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今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證券化市場,提升資產盤活規模及效率,降低...
-
天天快看點丨碳酸鋰跌破30萬供給端挺價情緒已現 不排除近期企穩回升的可能目前市面上有貿易商正在以更低的價格進行拋售。有鋰礦上市公司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碳酸鋰價格下行,產業鏈面臨較大壓力。有分...
-
環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門: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活動非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成立后,舉辦者、負責人、實際控制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抽逃出資,不得通過拆借資金、無償使用等方式占用、...
-
新能源車價格戰正酣 降價潮向產業鏈蔓延年初特斯拉降價將一眾造車新勢力卷入價格戰,3月份東風系的降價補貼再次席卷汽車行業,燃油車企紛紛入局,新能源汽車品牌也無...
-
世界熱點!多家銀行被機構密集調研?開年以來,累計已有15家銀行獲得機構調研,其中長三角區域上市銀行仍然備受資本青睞。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發稿,蘇州銀行...
-
天天觀熱點:上交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資產證券化市場
2023-03-24 13:37:48
-
天天快看點丨碳酸鋰跌破30萬供給端挺價情緒已現 不排除近期企穩回升的可能
2023-03-24 10:27:57
-
環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門: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活動
2023-03-24 09:39:02
-
新能源車價格戰正酣 降價潮向產業鏈蔓延
2023-03-24 08:26:02
-
世界熱點!多家銀行被機構密集調研
2023-03-24 08: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