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里,是主角全身心投入到到技術研發當中,帶領團隊打造屬于鵬城的“機器人時代”;戲外,是從北方飄來深圳追夢的“理工男”王永錕,帶著自己的“機器人夢”,演繹著深圳式的“車庫創業故事”。
【資料圖】
日前,由廣東省委宣傳部、深圳市委宣傳部等榮譽出品,在央視熱播的電視劇《青春之城》以深圳為原型,講述幾代人奮斗創業的勵志故事,獲得諸多主流媒體的推薦與觀眾的一致好評。“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企業家”、斯坦德機器人創始人兼CEO王永錕擔任了該劇的劇本顧問。
電視劇《青春之城》截圖
作為劇里的“過來人”,王永錕坦言,創業其實就像在演一部電視劇,每天都要面對雞飛狗跳與柴米油鹽,每天都有新的“反轉”,每天都給明天留下懸念。
王永錕的8年創業路,正如一部精彩的劇本,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創業“劇情”在深圳展開
幾場比賽,開啟了王永錕創業的“第一幕”。
2015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念書的王永錕和同學一起參加學校的創業比賽,做出了幾款能夠在場地里跑來跑去的服務型機器人。
“機器人太酷了,但機器人不應該只有‘酷’。”從哈工大碩士畢業后,王永錕和另外四位同學在學校創業園里成立了斯坦德機器人,自己擔任CTO一職,目標就是讓手中的機器人從demo進化到更實在、更有價值的產品。
他們選擇落地“工業”,專注研發工業生產制造需要的物流機器人,“因為工業一定是剛需。”
王永錕團隊在研發過程中發現,無論是產品零部件還是電子元器件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深圳。深圳的供應鏈優勢對王永錕展現出極大的吸引力,2016年大年初五晚上,他從哈爾濱飛到深圳,將公司扎根寶安,在工業移動機器人領域深耕。
王永錕(第一排右四)與團隊參加博覽會
參加比賽出身的王永錕團隊也在深圳積極尋找各類機會。從寶安區的創業比賽到深圳市級比賽,他們一路“升級打怪”,那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為剛到深圳的他們贏得了獎項和創業資金,更讓斯坦德機器人走進大眾視野。
獲獎后,斯坦德機器人得到了一次在博覽會一個40平方米場地上免費展示產品的機會。王永錕回憶,當時來了很多人圍觀他們的機器人“小車”,后來他才知道,這些參觀者都來自深圳本地的大型企業。
“是深圳給了我們第一批客戶。”
“反轉”是創業最大的魅力
創業“從0到1”的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電視劇里如此,現實中更是如此。
看著《青春之城》的主角們從有想法、學技術的年輕人,一步步成長為打造產品、引領創新的創業者,王永錕感受過相同的掙扎、無助與希望,“和許多初創公司一樣,當初我的目標就是挺過前三年。”
2017年底,斯坦德機器人面臨經營困難,現金流只夠發90多名員工3個月的工資。“當時大家已經沒有信心了,都在想要不算了,回學校繼續讀博,或者再找份工作。”算了?王永錕想,公司已經在為客戶提供工業解決方案,技術已經在迭代,自己再努力一點,是不是就能邁過這一道坎兒?
2018年,王永錕“臨危受命”,接過CEO一職。他帶著員工搬到一個破舊廠房里辦公,刮風下雨的時候卷簾門被吹得不停地嘎嘎響,不下雨的時候又特別悶熱,沒有空調,就只好給每個人發一個風扇。在那樣的環境里,員工跟著他堅持了整整一年。
斯坦德機器人團隊在工廠里辦公
那時的王永錕過著每天爆雷、每天救火的生活,“每天都在處理雞毛蒜皮的事。”也是在那段時間里,王永錕見了140多個投資人、參加比賽,最終憑借先進的工業移動機器人核心技術和極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得到了投資人的青睞,也獲得了比賽獎金、創業補貼、場租優惠等“及時雨”。
雖然創業“劇情”不斷“反轉”,但王永錕挺過去了。
2019年,斯坦德機器人順利渡過難關,并開始迅速發展,整體業務增長超10倍。當王永錕站在工廠里,看著上百臺機器人縱橫交錯、自動運行的時候,他看到了智能制造的未來。
“沒有特異功能,也沒有神來之筆,真實的創業也許比電視劇要更復雜、更血淋淋,但正因如此,創業才這么有魅力,有那么多人想挑戰。”
讓深圳的“斯坦德”
成為國際的“Standard”
從5個學生的團隊到擁有400多名員工,從哈爾濱12平方米的辦公室到深圳1萬平方米的辦公樓,從3C行業擴展到半導體、光伏、鋰電、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王永錕帶領團隊按下科技創新“加速鍵”,將斯坦德機器人打造成自主創新品牌,發展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深圳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這座青春之城里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斯坦德機器人展示廳
作為一名90后CEO,王永錕到現在也常會被質疑——“你們做的都挺好的,可是你們太年輕了,可能會經驗不足,可能會繞遠路”。
但王永錕不這樣認為。“年輕代表什么?青春代表什么?年輕代表著創新,創新就可能會失敗,會犯錯,會經驗不足,會走遠路。但正因為年輕,我們才敢去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情,愿意接受犯錯,然后不斷迭代和更新,去探索世界的邊界。”
在他看來,深圳就如同《青春之城》的劇名一樣,是一座當之無愧的“青春之城”,支持著無數追夢的年輕人。
王永錕獲得“2022年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企業家”稱號
斯坦德機器人扎根深圳將近8年的時間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日新月異。對王永錕來說,大灣區發展對其創業影響最深的一點是可以在大灣區里實現高速高效的迭代和創新,大灣區已經把大家連成一個整體。
“我們的客戶和供應商不止在深圳,還在珠海、佛山、東莞等大灣區城市,現在我們還可以通過香港和澳門更好地接觸國際市場。”在深入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之前,王永錕就已經融入大灣區的創新創業鏈條當中,感受大灣區得天獨厚的優勢,享受大灣區建設發展帶來的便利。
王永錕參加第二屆大灣區青年企業家高峰論壇
王永錕告訴讀特新聞記者,斯坦德機器人的“斯坦德”音譯自英語單詞“Standard”。未來,他希望能把深圳的“斯坦德”,做成大灣區的“Standard”,做成國際的“Standard”,也希望更多灣區青年能代表中國創新沖向國際,讓更多創業“好戲”在世界上演。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聯合出品 | 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 深圳報業集團
采寫 | 陳苑婷
視頻 | 魏丹
海報 | 李楚翹
審讀 | 劉春生
二審 | 張穎
三審 | 張露鋒

-
世界熱頭條丨800只人工繁育綠海龜集中放流 刷新國內相關紀錄央視網消息:昨天(5月23日),800只綠海龜在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集中放流,這刷新了國內人工繁育
-
【財經分析】“工業母機”呈鏈式發展趨勢 增材制造或引顛覆性變革日前在天津舉辦的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專家、企業家普遍表示,機床產業鏈式發展趨勢愈加凸顯,未來面臨工
-
寧德時代發布全球首個零輔源光儲融合解決方案-世界新視野通過自研的光儲變流器,配合高溫電芯技術和先進的自加熱技術,寧德時代零輔源光儲融合解決方案擺脫了傳統儲
-
鄭州擬出臺元宇宙產業發展方案:設100億基金 主板上市獎2000萬-全球焦點鄭州市擬出臺元宇宙產業發展方案,提出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元宇宙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并聯合部委、省財政部
-
萬億級市場將迎“爆發期” MRO創業公司開始反向收購國際品牌中金公司認為,MRO作為工業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基礎物資,旺盛的剛性需求將帶來萬億級市場容量,同時企業數字
-
世界熱頭條丨800只人工繁育綠海龜集中放流 刷新國內相關紀錄
2023-05-24 14:51:48
-
【財經分析】“工業母機”呈鏈式發展趨勢 增材制造或引顛覆性變革
2023-05-24 14:43:17
-
寧德時代發布全球首個零輔源光儲融合解決方案-世界新視野
2023-05-24 14:22:52
-
鄭州擬出臺元宇宙產業發展方案:設100億基金 主板上市獎2000萬-全球焦點
2023-05-24 14:32:57
-
萬億級市場將迎“爆發期” MRO創業公司開始反向收購國際品牌
2023-05-24 1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