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5月25日發布舉報聲明,已向多部門遞交舉報材料,就比亞迪秦PLUSDM-i、宋PLUS DM-i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進行舉報。在舉報信中,長城汽車指出,根據《環境行政處罰辦法》規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涉嫌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的違法行為,應當進行初步審查。經審查,符合下列四項條件的予以立案:(一)有涉嫌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二)依法應當或者可以給予行政處罰;(三)屬于本機關管轄;(四)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到被發現之日止未超過2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違法行為處于連續或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目前,長城汽車正在密切關注該案的立案及處理進展。
(資料圖片)
對此比亞迪則回應稱,“公司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并保留法務訴訟的權力。公司的產品及相關檢測符合國家標準,在國家權威機構通過認證。”
目前,當事雙方各執一詞,更加權威公正的結論,還有待于環保部門的后續調查。
長城汽車公開舉報比亞迪,之所以引發廣泛關注,在于兩家車企都享有相當知名度。根據乘聯會數據,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163萬輛,同比增速55.5%,環比增長2.5%,其中,比亞迪再次以超20萬輛的銷量排名第一。相比之下,長城在新能源車的發展不盡如人意,但也陸續推出一系列新能源車型,屬于追趕者角色。
然而,就在國內新能源車企高歌猛進之際,長城汽車卻和比亞迪吵了起來,甚至不惜公開向環保部門舉報。而比亞迪秦PLUSDM-i、宋PLUS DM-i都屬于比亞迪主力車型,排進了4月乘用車型銷量榜前10。如果長城汽車舉報屬實,意味著比亞迪這兩款頗受消費者歡迎的車型都涉嫌環保性能造假。
長城汽車為什么這么做?目前尚不得而知。 但不管長城汽車此次舉報的主觀動機,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此次舉報則事關行業生態凈化以及自身權益保障。
首先,購買比亞迪PLUSDM-i、宋PLUS DM-i的消費者數量不少。一旦這兩款車型涉嫌環保性能造假被確證,則意味著消費者花錢買了一輛“不合格”的車。
更重要的是,讓環保性能不達標的車上路,消費者每天開車,就等于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超標污染物,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尤其是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新能源車,正是給予新能源車相比傳統燃油車更加環保清潔。新能源車環保不達標,則與國家推動汽車產業低碳化發展的宗旨相背離。
近日,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實施汽車國六排放標準有關事宜的公告》,自今年7月1日起,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禁止生產、進口、銷售不符合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的汽車。有預測稱,為此將有兩百萬輛車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多部門此舉正是為了進一步推動汽車行業的綠色發展之路。
也因此,新能源車涉嫌環保排放指標不達標,屬于嚴重的產品質量問題,更指向企業誠信。
當然,假設經有關部門查實,長城相關舉報不成立,那就屬于不實舉報,比亞迪可以反告長城汽車涉嫌誹謗、損害其商譽。
長城汽車和比亞迪都是國內知名車企,也都在新能源車領域有大量投入,所涉及的消費者數量不容小覷。無論是比亞迪最終被確認產品存在問題,還是長城汽車虛假舉報,都會讓相關消費者對其誠信度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而沒有誠信度的企業,不可能為消費者交付質量可靠的產品。
目前,我國在新能源車行業的發展上成績有目共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海關總署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出口量為107萬輛,同比增長58.1%,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其中新能源車出口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占比繼續提升。
面對大好形勢,或許恰恰需要一針“鎮靜劑”。長城汽車公開舉報比亞迪,也可以看作某種程度上的“自揭家丑”,要么是車企產品造假,要么是車企以不正當競爭干擾同業發展。從行業生態凈化的角度,作為普通消費者,期待有關部門盡快介入調查,還事件以真相,并對涉嫌違法一方予以處理,從而維護來之不易的成果。
畢舸(財經評論人)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

-
AI造假亂象頻發 上市公司在AI安全領域積極布局AI造假亂象所帶來的網絡安全問題引發市場關注,上市公司在相關領域積極布局。
-
同濟大學教授黃運成:2022年滬主板基礎穩固 能源板塊表現突出、新興產業增長穩定|全球簡訊黃運成表示,2022年在穩經濟一攬子措施的有力支持下,我國經濟中的市場積極因素累積增多,行業市場在波動中
-
集成灶,2023能否重回高速增長?過去一年,集成灶行業似乎被按下了“減速”鍵。奧維云網推總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集成灶市場零售額259億元
-
ST高升:毛利率下滑反映行業常態 新業務將盡快實現利潤增長_實時焦點回復函顯示,與ST高升所處同一行業的主營IDC業務的公司,比如網宿科技、光環新網2022年毛利率同比分別下滑4
-
全球報道:人人參與、人人受益 讓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時尚【央廣時評】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數據顯示,當前我國297個地級以上城市已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居民小
-
AI造假亂象頻發 上市公司在AI安全領域積極布局
2023-05-26 11:24:58
-
同濟大學教授黃運成:2022年滬主板基礎穩固 能源板塊表現突出、新興產業增長穩定|全球簡訊
2023-05-26 11:45:00
-
集成灶,2023能否重回高速增長?
2023-05-26 10:54:37
-
ST高升:毛利率下滑反映行業常態 新業務將盡快實現利潤增長_實時焦點
2023-05-26 10:34:24
-
全球報道:人人參與、人人受益 讓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時尚
2023-05-26 10:14:35